音乐学院优秀校友杨晓婧:
用创新点亮思政课堂,以匠心培育时代新人
“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台上的人形机器人“聪聪”与屏幕上的智能学伴“楚楚”配合授课教师,运用“盲盒探秘”互动游戏引导着学生自己讲述赵梓森院士研发光纤、崔崑院士钢铁报国的故事,并从中解码科学家们的成长历程,将抽象的科学家精神化作清晰的知识图谱,运用情境认知理论创设问题解决场域,使学生在解码科学家成长轨迹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科学精神的初步建构。
这是“星河灯塔——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现场,2025年9月18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试点观摩交流活动(湖北站)在武汉市神龙小学(湖畔校区)展开,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杨晓婧老师,用这样充满互动、趣味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原来科学家是这样的!”来自部分省的代表们与我省师生、教育工作者们共同观摩一体化教学展示,看如何同上一堂跨越学段的“科学家精神”大思政课。从机器人助教到AI思辨的“精神接力”“未来是否可以用化学的方式拆除高架桥?”
杨晓婧老师以“具身认知”为切入点,通过机器人“聪聪”与智能学伴“楚楚”的沉浸式互动,将赵梓森院士的光纤科研历程、崔崑院士的钢铁报国故事转化为可触摸的“知识图谱”。新颖的“盲盒探秘”教学法,杨晓婧,作为音乐学院2004级音乐学(师范)的优秀毕业生,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江汉大学“立德、致用、兼容、创新”的校训精神,她是江汉大学的骄傲,更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先锋楷模。她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知识和精神世界的大门,也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个人简介:
杨晓婧,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教师、江汉大学音乐学院2008届毕业生、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华中科技大学十佳青年教工、湖北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
曾代表湖北省获全国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一等奖,是迄今唯一一位武汉市获此殊荣的小学教师,并带动辐射当地少先队辅导员做好主责主业。思政教学方面,曾获2023年授课《学习伟大的科学家精神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获武汉市课程思政金课,2024年主讲《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获武汉市国家安全精品课,2025年东湖高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一等奖,参与“人教网”《道德与法治》配套资源建设的授课工作,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个人事迹曾刊登在共青团中央核心期刊《辅导员》,并作为封面人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