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廿载再相逢,琴音未改忆青春
—— 音乐学院 2005 届校友毕业 20 周年聚会温情落幕
近日,音乐学院2005 届校友毕业 20 周年聚会在母校圆满举行,数十名校友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以音乐为纽带,重叙师生情、同窗谊,共赴一场跨越时光的“音乐之约”。
重逢:初见时的热泪,是岁月酿的酒
上午九点校友陆续抵达学校,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鲁红艳老师亲自迎接。返校的校友们受邀参加了在江汉大学科创大楼举办的“校友回归叙芳华.校城融合筑新梦”校友代表大会。当曾经熟悉的名字与如今略带沧桑的面容重合,惊喜与感动瞬间涌上心头。“老喻!你还是当年弹钢琴时那股专注劲儿!”“小赵,你当年演唱《茉莉花》的模样,我到现在都记得!”握手、拥抱、眼眶泛红,简单的问候里,藏着二十年的牵挂与思念。

回溯:琴房与舞台,是青春最美的注脚
午饭结束后,学院领导和老师带领校友们参观校园。在音乐学院老琴房里,校友们结伴穿梭在熟悉的走廊里,“还记得这间琴房吗?当年你总抢在早上六点来练小提琴,我总跟你‘抢’隔壁那间钢琴房!”校友们的手指不自觉地拂过琴键,悠扬的旋律断断续续响起,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的清晨。当年为了一场演出反复排练到深夜,为了一个音符争论不休,为了彼此的进步互相鼓励的场景,如同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浮现。
寻新:综合楼里的时光对话
在老琴房楼的回忆余温里,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松(主持党务工作)充当向导,带领校友们走进三角湖畔即将交付使用的音乐学院新综合楼——这座通体由玻璃与浅灰石材筑成的建筑,与记忆中的老校舍形成鲜明对比,“这栋楼明年就能正式年落成了,明年你们再来也可以在这里演唱和弹奏了。”

乘电梯至四楼,智慧琴房区的景象更让校友们惊叹。与当年需要抢位的琴房不同,这里的140余间琴房均配备智能预约系统,学生通过手机就能锁定练琴时段。校友们不约而同地放轻脚步,透过玻璃看着琴房里面的钢琴,仿佛望见了二十年前的自己。

在综合楼的设计蓝图前,黄书记介绍到:“明年就能投入使用,500 座的规模,声学效果能媲美专业剧院。”校友们望着校园里新旧建筑的错落布局,有人拿出手机拍下全景:“以前总说母校小,现在看着这气派,真为她骄傲。”

落幕:不说再见,让琴音继续相伴
当天下午,校友们纷纷分享了自己毕业后的经历,“二十年太短,下次聚会,我们还要一起弹琴、唱歌!”“希望十年后,我们能带着更多的成就回来,为母校骄傲!”离别时,校友们互相交换联系方式,约定常联系、常相聚。
月光下,音乐学院的新综合楼与老教学楼灯火交相辉映,仿佛在为这场跨越二十年的重逢祝福。弦歌廿载,琴音未改;青春不散,情谊长存。这场充满音乐与温情的聚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重逢,更是一次对青春的致敬,对音乐梦想的坚守,而这份因音乐结缘的情谊,也将在时光的长河中,继续奏响动人的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