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析考略 同道交流绘新图
——法学院法学专业经验分享交流会圆满举行
为助力青年学子锚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10月19日晚,法学院法学系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薪火相传析考略同道交流绘新图”主题分享交流活动。法学系主任杨丽娟、支部书记王墨竹莅临指导。
法学系邀请法学专业优秀校友主要围绕法考、考研、考公与法律实务等方面分享交流。校友们结合自身经历,从备考规划、学习方法到心态调整,进行系统性、针对性讲解,为在场学子提供可借鉴的务实管用方法。

一、研路并行:拆解高效备考路径
法学专业2025届校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李艺卓彦,从规划、方法、心态三方面展开分享。他建议,同学们需先明确发展方向,再针对性准备;备考中要熟悉题型、梳理知识大纲、掌握高效背诵技巧,同时主动了解目标院校信息与考试风格;此外,既要坚持备考,也要注重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状态。
法学专业2025届校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熊亮,围绕时间安排与策略心得分享经验。策略上,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借助法考优势,其构建的法学知识体系可助力考研专业课,尤其提升实务类题目解题效率;二是研究目标院校历年真题,让复习更具针对性;三是兼顾毅力与心态,二者是备考成功的关键。执行层面,他细化全流程要点:专业课采用“读厚再读薄”三阶法,从精读教材理解理论,到结合真题提炼重点,再到脱离书本复述知识体系;公共课则强调反复钻研真题、背诵高频考点。
二、考公进阶:梳理核心备考思维
法学专业2022届校友、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岗杜量衡围绕考公规划与职业发展分享。他首先介绍检察院工作概况,为有意愿进入司法系统的同学提供基础认知;随后讲解公务员考试核心内容,明确备考方向;最后重点强调“长期思维”,建议通过“认识自我、明确需求、系统收集信息”三步,搭建职业规划体系,找到清晰发展方向。
法学专业2025届校友、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邵文豪,
结合自身经历深入解读公务员考试。面试环节,他建议同学们充分展现自信,注重与面试官有效沟通,通过真诚互动传递个人优势;同时特别提醒,法考至关重要,不仅能提升职业竞争力,还能帮助大家提前了解未来工作内容与职业要求,实现职场平稳衔接。
法学专业2025届校友、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法院叶冠琛,着重强调心态与机会把握的重要性。他分享道,曾因未通过法考面临岗位选择局限,后又遭遇国考面试与省考笔试时间冲突的困境,基于这段经历,他鼓励同学们敢于尝试各类机会,坚持不放弃,往往能收获意外成果。
法学专业2021届校友、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李紫漪,以“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为主题,从“选择、了解、努力”三方面分享。“选择”上,建议提前了解法律相关职业,思考“是否以法律为终身事业”;“了解”上,坦诚指出“实践与想象存在差异”,提醒做好应对“工作与计划不符”的心理准备;“努力”上,鼓励“多听、多看、多写”,并重点强调“自信”的重要性。
三、法考引路:分享备考要点与职业方向
法学专业2025届校友、亚太财险湖北分公司合规风控岗张新悦,围绕法考、法务工作、大学规划三方面分享。她首先明确法考重要性,介绍其分为客观题与主观题两阶段,并结合自身经历给出建议:分享个人学习顺序,建议根据基础选择口碑良好的法考培训机构,同时强调“重视基础、制作思维导图、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随后,她将“法务”比作“防火墙”,具体列举法务工作内容,分析其优缺点。最后针对大学阶段,建议积极尝试不同类型实习,通过参与学科竞赛丰富履历。
法学专业2025届校友、湖北德淦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李赵荣,以“天生我材必有用”为主题,从时间安排、教材选择、备考策略等方面展开。时间安排上,他清晰列出备考时间线:基础复习阶段每日梳理知识点,强化阶段推进专项刷题,冲刺阶段组织模拟考试,为同学们制定个性化计划提供参考;教材与网课选择上,推荐优质资源,建议灵活运用互联网找到适配资料;最后,他以歌唱形式传递祝福,鼓励同学们相信自我价值,保持备考热情与韧性。
四、榜样引领:携手助力法治梦
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校友们结合自身备考与成长经历,分享实操方法与避坑技巧,为迷茫期的学弟学妹提供清晰指引,有效缓解了大家对升学、就业的焦虑。

此次经验分享会是学院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引领作用,既为学子提供宝贵经验,也激发了大家的奋斗动力。未来,江汉大学法学院将持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开展常态化经验分享活动,助力更多学子在考研、法考、考公领域实现梦想,为学院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